時間:2022-06-27 作者: 圖片作者: 部門: 來源:《江西日報》 (2022年5月18日 第8版 “文藝評論”) 瀏覽量:464 【字體:大中小】
80載歲月悠悠,風雨兼程,滄桑巨變。
今天,我重溫《講話》,不由得追憶起一件往事。1951年,我讀小學六年級,學校有一位愛好文藝的語文老師。他把作文寫得較好的幾個學生組成了文藝學習小組,還帶領我們學習《講話》,用鋼板刻寫其中的重要片段,油印出來,發給我們,一段段地輔導。說實話,當時還是毛孩子的我們,完全是云里霧里,哪能理解其中的博大精深呢?但是,不管怎樣,《講話》的種子早早地播在了我稚嫩的心靈。
我大學念的是中文系,學習了《毛澤東文藝思想》這一課程,對《講話》的理解逐步加深,亦如起光漸明,一步步引導我走上文學創作之路。
幾十年來,我一遍遍地重讀《講話》,也一次次地參加相關的紀念座談會。猶記得1992年,我將自己多年學習《講話》的心得體會,歸納成了論文《社會主義文藝的理論基石——論毛澤東<講話>的歷史地位及其理論貢獻》。該作發表后,被選入中宣部主編的論文集《團結奮斗,繁榮文藝》。我還十分榮幸地到過延安,參觀召開文藝座談會的會場和毛澤東同志與文藝家們合影的地方,感到無比親切。當年,毛澤東同志與文藝家們促膝懇談,坦誠相見,為我們黨領導文藝事業樹立了榜樣。
《講話》全篇不足兩萬字,卻高屋建瓴,博大精深,全面、系統、深刻地闡述、回答了一系列美學問題,諸如文藝與人民、文藝與時代、文藝與政治、文藝與生活、生活美與藝術美、普及與提高、繼承與創新、內容與形式、真實性與傾向性、典型與典型化、世界觀與創作方法、現實與理想、歌頌與暴露、立場與態度、學習馬克思主義與學習社會、文藝批評的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、表現新的人物與新的世界等,洋洋大觀,無比豐富,既有廣度,又有深度,既揭示了文藝的普遍規律,又探尋了文藝的特殊規律,堅持和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,成為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靈魂和理論源泉。
《講話》就像一座理論大廈,矗立于中國的文藝大地上。那么這座大廈的支柱是什么?它的理論核心是什么?我理解,它的支柱,或者說理論核心就是“人民觀”,它就像一根紅線貫穿于《講話》全文:“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如何為群眾的問題”“為什么人的問題,是一個根本的問題,原則的問題”“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,首先是為工農兵的,為工農兵而創作,為工農兵所利用的”……毛澤東同志號召革命的、有出息的文藝家“必須到群眾中去”,“和新的群眾相結合”,成為人民群眾的忠實代言人?!叭嗣瘛笔恰吨v話》從始至終思考、分析、判斷和解決文藝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,我們抓住了“人民觀”這個基本點,就找到了進入這座理論大廈的鑰匙。
時代在發展,延河水長流。我們黨領導下的文藝創作,始終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就是人民的文藝,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。特別是進入新時代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,在中國文聯十一大、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,都旗幟鮮明地指出: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,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”“人民是文藝之母”,社會主義文藝要“源于人民、為了人民、屬于人民”,“生活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生活”……
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”,并不是一句套話,更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,它必須落實在文藝創作的全過程和生動實踐中。這就要求作家、藝術家必須自覺堅持人民的立場,塑造人民的形象,講好人民的故事,表達人民的愿望,活用人民的語言,抒發人民的喜怒哀樂……只有這樣,我們的社會主義文藝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的文藝,使文藝的百花永遠為人民綻放。
作為一名文藝評論寫作者,多年的創作實踐告訴我,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,評論也必須以人民為中心?!鞍讶嗣駶M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”“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”“一部好的作品,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”,只有堅持人民的立場、人民的標準,文藝評論才能有正確的方向,才會有科學的判斷。我愿為此發揮余熱,繼續實踐,爭取在新時代有新的表現。
?。ㄗ髡邊呛O到魇∩鐣茖W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、研究員)
原文載于江西日報 (2022年5月18日? 第8版 “文藝評論”)